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10-16 14:59:20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边泉水 |
研报出处: 国金证券 | 研报页数: 4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486 KB | 分享者: hth****com | 我要报错 |
数据:美元计价下,中国9月进口同比18.7%(前值13.5%),出口同比8.1%(前值5.6%),顺差284.7亿(前值419.2亿)。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人民币计价下,9月进口同比19.5%(前值14.4%),出口同比9.0%(前值6.9%),贸易顺差1930亿元(前值顺差2865亿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1、9月份出口同比回升至8.1%,但低于市场平均预期,与人民币计价下的出口走势以及季调数据表现相一致,主因欧美需求回升和低基数效应,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分国别上看,对欧美出口大幅上升,对东盟出口继续改善,而对香港和日本出口下降;分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继续回升,而加工贸易同比出现下降;分商品类别上看,占比相对较大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依然持续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由降转升,而钢材出口金额同比跌幅扩大。
2、9月份进口同比超预期上升至18.7%,主因依然是人民币升值叠加国内环保限产推升对工业原材料需求。进口表现为量价齐升,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继续对进口金额形成支撑,剔除价格因素后工业原材料进口量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在大豆进口带动下增速上升。从季调数据来看,进口同比继续回升,但升幅收窄。从价格表现来看,原油、铁矿石、铜材同比涨幅扩大,谷物和大豆同比跌幅收窄;从量的表现来看,大宗商品中原油、铁矿石和铜材同比涨幅扩大,中游金属加工机床涨幅收窄,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同比涨幅扩大,农产品谷物进口同比涨幅收窄,大豆进口同比涨幅扩大。
3、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和内需对进口仍有支撑,但出口回升待观察;中长期来看,全球名义GDP增速上行拉动的全球贸易改善,可能面临转向,中国出口增速面临回落。短期来看,进口方面,人民币升值和环保限产仍继续对进口形成支撑;同时,基数效应继续对10月进口数据产生正面影响。出口方面,外部需求和低基数依然形成支撑;但人民币升值的滞后效应依然存在,同时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可能趋势性下降,对出口形成一定负面影响。中长期来看,4季度全球名义GDP增速上行拉动的全球贸易改善可能面临转向,中国名义GDP增速在4季度下行幅度可能较大,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仍有韧性,但全球名义GDP增速的边际改善力度趋弱是大概率,从而令全球贸易改善程度也边际趋弱;外部需求将在4季度和明年1季度逐渐下滑,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较大压力。
4、9月数据可能是下半年高点,4季度经济趋势性下滑压力加大,当前货币政策难以明显转向宽松,但12月中旬可能转向边际宽松。一方面,9月数据存在多重利多的合力推升,为下半年高点的可能较大;一是前期气候原因和环保限产导致的生产后移,二是季末财政资金的集中投放,三是海外需求在9月份再度加速;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内在增速在4季度面临趋势性回落,将带来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价格下行;一是信用收缩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在4季度产生趋势性下行压力,二是实际需求的回落将拉低价格和通胀预期,三是名义增速下滑幅度更大拖累全球贸易,四是如果增速下滑幅度超预期12月中旬货币政策可能边际转向宽松,五是债券长端存在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货币环境收紧不利于经济增长。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