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9-08 14:45:30 |
研报栏目: 期货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王佳博 |
研报出处: 国投安信期货 | 研报页数: 8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051 KB | 分享者: wan****ing | 我要报错 |
本周市场蔓延着关于国储的种种传闻,据说消息来自发改委内部会议的一项议题-----下周正式公布,35-40万吨,古巴糖精炼后的白糖,6000-6200的底价,9-10月份分批出库。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吵吵”很久,一只小靴子终于要落地了,笔者对3年后的“康庄牛市”又多了一丝小期待。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说的远了些,不出意外,这条传闻最终将变成事实,预计国储将在9-10月份分两批各20万吨完成出库,由于出库皆为加工好的白糖,可以迅速转换成实际供应。
根据最新调整后的平衡表,16/17榨季的流通结转上调20万吨至85万吨,国储库存下调至667万吨。流通的库存消费比调整为5.7%,是近10个榨季的第四低水平,前三个分别是08/09、09/10、10/11榨季。很多人在讨论翘尾,我们更愿意讨论周期----你可以认为是国储造就的阶段性新周期。我们知道,中国市场的周期特征需要75%的自给率才会重演,那么按照目前的消费量水平,1120万吨是划分历史规律是否能够推演行情的关键。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国储出库目标,17/18榨季我们将接近这一自给率水平。
跟踪我们报告和策略会的投资者知道,笔者曾多次强调,对于现货市场来说,在国储低频出库的前提下,现货价格存在创新高(自2014年9月以来)的可能,而时间将落地在2018年的春节前后。这里需要补充一个逻辑:现货市场交易的是实际的(当期的)供需平衡表,而期货市场交易的才是平衡表的预期和调整。也就是说,若现货市场当期交易的流通库存消费比在17/18榨季继续回落,那么现货糖价的高点就不应该是2016年的11月,那么如何实现库存消费比在2018年初显现为低于5.7%:在既定进口规模预期不变的前提下,节前不再增加新的国储出库;或进口规模低于预期的前提下,节前国储出库低于20万吨(不包括10月出库的20万吨)。期货市场由于远期的确认性压力,预计再难见到新高,任何高于制糖成本的机会都将受到产业资本的打击,中期多单仍以1月合约首选,前期建议的正套可以继续持有,至于长期的空单入场还需要时间、期现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再做判断。
最后,调侃一下产业的问题。如果让国储更好的融合为常规的供应,我们认为未来国储的出库要变的更加分散,更接近产销周期,单次抛储的规模不应超过20万吨。此外,我们对国储的疑惑主要来自供给测改革的大背景以及政府对利益的追逐:一方面,菜油、玉米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多低的价格都不会阻挡管理层去库存的决心;另一方面,我们听到了上层过多的争执--关于国储何时、何价才是最佳时点。政策依旧是糖市的最大变量。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