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7-15 10:48:01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朱俊春,殷越 |
研报出处: 联讯证券 | 研报页数: 5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496 KB | 分享者: wlj****00 | 我要报错 |
看本周市场,聊市场大小。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本周市场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再次分化:上证3200之上反复拉锯,亦有跌破3200的周三这个交易日,但最终能收于3222,与上周收盘点位3217非常接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而创业板指连续下跌,周一显著下跌往下逼近1800,周二下破1800,周三略有反弹后延续下跌,今日再跌后收在1745。可见年中行情,在创业板指数上已经起落毕现。
最近一个月,围绕在投资者上空的声音:无外乎“白马扩围”、“成长轮动”和“周期窗口”,这些随着市场变化先后出现的新声音。“抱紧白马”或者“白马震荡”则是前期强势结构行情下的观点延续,只是策略不同。
“小的是不是又玩完了?”“大的是不是有很大机会?”看完指数本周分化、看到今日创业板权重个股的行情,诸如此类的疑问,非常合情合理,我们尝试做些回答(这里的大小泛指价值成长,或者上证和创业板指)。
在大小方面,我们已有的观点包括:1)躺在价值白马和成长蓝筹之间的估值鸿沟已经显著缩小。如果拿消费白马和一些优质成长股比如前期相对较热的游戏龙头相比,估值确实已经非常接近。2)对小票的整体估值,仍然明显偏高,高估消化过程未完。
以上观点详见我们的中期策略《价值重估进行中、“非典型”牛市在路上》,包括更早阶段,彼时创业板刚刚触底回升,我们对大小票的估值看法,详见《从相对估值看创业板投资窗口为啥不靠谱等三问题》。
回到市场前期对“大与小”之间的讨论,有两个观点值得商榷。
前期白马行情很不错,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漂亮50,也就是俗称的白马,其估值和业绩增速匹配度,好于代表小票的创业板。
而在创业板的业绩讨论中,也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因为前期的高频并购和16年以来收紧的重组并购新规,外延式增长受到明显制约,从而造成创业板业绩增速下行。
两个问题一起讲。经我们数据考证,白马的估值和业绩增速匹配度未必比小票们好,或是让大家意外的地方。
漂亮50中top15、top30以及整体的17年动态PE分别为13.6X、15.1X、16X,分别对应18年16.8%、17.3%和18.1%的预期业绩增速。
创业板指扣除温氏股份和不扣除状态下,17年动态PE分别为32X和28.9X,分别对应18年34.8%和29.2%的预期业绩增速。
创业板指的补集,即创业板内扣除创业板指数成分股,其top30和整体的17年动态PE分别为25.9X和36.1X,分别对应18年32.3%和33.6%的预期业绩增速。
更高的估值,匹配更高的业绩增速预期。这个基本原则在已是既定事实的16年数据和17年预期数据下面均是成立。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具备更高业绩增长和预期的“小票们”需要承担更大的不确定性。
而这个不确定性在17年一季度有所表现,如果拿一季度业绩增长来衡量和估值的匹配程度,至少在创业板指上,可以看到漂亮50的胜出。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明白,漂亮50的胜出不是因为其估值业绩匹配度的绝对优势,
1)创业板指成份股在一季度的疲弱业绩表现,可能在后面三个季度有所改善,其一季度业绩全年占比偏低,根据16年计算只有16%-18%,17年则下滑至预期的13%-14%。
2)创业板指补集方面,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并不疲弱,表现出与其估值相匹配甚至更高速的强劲增长。
漂亮50相较胜出的一个最大原因可能在于其稳定性。
业绩增长方面,虽然并购重组新规抑制了企业外延扩张的冲动,但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上显然不一样。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创业板指数成分股,可能是受到了外延增长的困扰,而在更小盘的创业板指补集样本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态。
以上便是我们的讨论,不是因为上证50迭创新高,从而为白马制造更多的理由,也不是因为创业板指开始二次探底,从而在小票方面再踏上几脚。
顺着大小结构,再次强调下我们的整体思路以及需要额外理解的地方。
中短期的市场看法和配置思路,正如这一两个月市场所反映。在年中行情的展开过程中,我们逐渐强调从前期的白马配置适度转向更为均衡的配置,无论是先行反弹的优质成长或者近期在风口上的周期上游,这些均符合我们中短期的配置思路。尤其是近期市场最热的“涨价”概念,我们在6月底便提出经济预期上修正当时,随着经济数据的逐步落地和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些与宏观经济强相关的上游周期自然表现强势。
贯穿到三季度,我们的预期并不高,希望市场首要认识到。同期白马股们正面临较大的休整压力,但是市场不是一天调整下来的;同时经济预期上移,周期板块引领的“涨价”概念和金融板块引领的“补涨”概念,在三季度初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活力。即便如此,过去两周市场指数仍然走得很平。该淡不淡,是我们考虑了市场结构给出来的看法,走平、震荡市、平衡市,则是更加通俗、直观化、指数化的结论。
其次我们对市场比较乐观的看法体现在四季度,向上突破。具体理由这里不再赘述,详见中期策略。反映到配置思路上,在中期策略中谈到的“保持白马基本配置,增加成长蓝筹”这个基本思路,需要更多为投资者了解,是为四季度准备的、是为进攻而准备。至于什么叫做成长蓝筹,希望投资者不要简单和大或小联系起来,而是公认的成长股、业绩风险较低的成长股或者所谓的真成长但要注意和估值相匹配。那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配一些这种股票,我认为可以,有两个理由:
1)本周创业板下杀,杀的更多是泡沫或者基本面。而恰恰一些权重股票因为中报预告基本面受到质疑或者风险暴露。如果成长蓝筹因此受到牵连,反而形成低估机会。
2)即便指数下沉,我们在所谓的“小票”上看到了明显分化。创业板指数表现不佳,成份指数以外的股票表现还没那么差;创业板指数表现不佳,市值前三十中依然是分化。
我们对大小估值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具体分析包括业绩的增长、与估值的匹配在第二部分,整体的市场观点在第三部分。最后再给这周的市场给个通俗易懂的描述,
市场行情围绕金融蓝筹的“补涨”和周期上游的“涨价”展开,大盘因为创业板的弱势反而受到更多资金更多关照。创业板指的败退,固然有权重股业绩不达预期的整体影响,“小票们”实则已经出现的分化值得市场关注。不论高估值低估值,最大的风险都是业绩不达预期。7月份作为创业板的业绩预告期,适当提防,挖掘超预期和错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