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机构资讯

研究报告:博览财经-金融机构内参第2625期-170526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5-26 09:53:19
研报栏目: 机构资讯 研报类型: (DOC) 研报作者: 李捷
研报出处: 博览财经 研报页数: 32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493 KB 分享者: hon****ao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强化金融监管:原因与指向》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金融风险有所积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就维护金融安全、做好金融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这都显示,中央对于防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
 “一行三会”迅速采取措施,不断强化金融监管,例如,开始对资管业务整体监管框架进行统一设计,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银监会对“三套利”进行专项整治,证监会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所谓“通道业务”,保监会为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划出“底线”,等等。不少人慨叹,今年的金融监管力度超乎想象,而且有继续强化的趋势。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这些政策的出台并非一时兴起、空穴来风,而是监管部门已经把过脉,对当前金融运行的症结早有掌握,对症施药。猛药已下,需要看到病情有所缓解才会调方子。那么,金融运行的症结是什么?又如何对症施药呢?
针对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社科院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围绕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原因及监管等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